糖心淑女弥萝小说全文阅读:糖心淑女txt下载弥萝-奋勇争先实干家|北外滩“开店一件事”,让企业省时省力省钱
在上海虹口北外滩街道,“开店一件事”为一家汉堡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,省时省力还省钱。依照传统流程,开办汉堡店需要办理好营业执照再申请装修备案,流程耗时较久。而在北外滩“开店一件事”团队的帮助下,多方对接,营业执照办理、装修备案、户外招牌备案等事项同步推进,为开店节约了一个月时间和四五万元的房租。
作为正在焕新升级的中央商务区,北外滩正在探索政务服务新模式,优化营商环境,创新社会治理。
开店前要办理哪些手续、日常经营活动需要遵守哪些管理要求、不同类型的店铺有什么特殊要求……针对商户最关心的问题,北外滩街道编印了《开店指南》,将管理要求“一次告知”;服务团队主动对接商家,提供导航式服务;依托“一网统管”定期巡查,从开店到运营实现全流程服务和管理。
![](https://image.thepaper.cn/image/339/523/163.jpg)
北外滩“开店一件事”团队负责人邱佳恺(右二)和商户沟通。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
北外滩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林英杰表示,通过“开店一件事”改革创新,市场主体在北外滩开店意愿进一步提升,咨询开店落地转化成功率高;开店手续办理更加便捷,平均可为每家店铺节省1个月左右时间;商铺合规经营意识显著增强,街道日常综合巡查发现店铺违规问题数量减少约三分之二。
团队主动服务,编印《开店指南》
北外滩街道4平方公里辖区内,商业综合体和沿街商业布局集中,各类新老店铺数量众多、层次各异,店铺的油烟、噪声等扰民矛盾频发,成为困扰区域治理的难题之一。
林英杰介绍,街道调研发现,开店主体大多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,不熟悉法规政策。对居民楼下禁止开设产生油烟的餐饮服务项目等法律规定,政府部门之间审批监管要求不协同、不联动,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时缺少提醒和警示,市场主体违法而不自知,取得证照开业后再整改成本极高。
为此,北外滩街道人员走访辖区各类商铺,听取市场主体意见;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窗口跟着市场主体“走流程”,体验开店办手续的难点;与开店审批监管各职能部门共同梳理汇总各类管理要求,最终于2023年6月启动实施了“开店一件事”改革。
![](https://image.thepaper.cn/image/339/523/162.jpg)
《北外滩街道开店指南》
各种开店和经营问题怎么解答?北外滩街道推出了原创性《开店指南》。这份“宝典”不仅涵盖营业执照、装修备案、垃圾分类培训等开店和经营阶段的全流程事项,还纳入“餐饮选址风险地图”等负面清单,线上线下均有发布。
“如果商家要开餐饮店,我们会建议扫码输入地址,看看在不在风险清单里,帮商家提前规避风险。”北外滩“开店一件事”团队负责人邱佳恺介绍。如今,这份指南已成为商户的“开店导航仪”,线上版链接“一网通办”直达办事页面,实现“一屏读懂、阅后即办”。
此外,通过街面巡查、物业报告及通过“一网通办”后台接入市场监管部门新办营业执照信息等途径,街道可以第一时间发现辖区新开店铺动向,主动上门提供服务。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内开设了城建专窗“一口受理”,办理户外招牌备案、市容门责告知等街道权限内的事项,对营业执照提供代办帮办服务。对商业综合体内的集中开店,街道对接区政务服务中心“一楼一事办”,提供上门辅导和集中办理。自“开店一件事”改革启动以来,街道已累计帮助和服务新开店铺超过200家。
友邦金融中心商业负责人刘畅对此深有体会。2024年6月友邦项目试运营,前期筹备阶段,“开店一件事”团队主动对接入驻商户,针对餐饮、零售等不同业态,“组团式”辅导证照办理。“整个过程感受很丝滑,租户问题还没提,答疑就开始了。”刘畅表示,这种“超前服务”让招商进度快马加鞭,目前楼宇出租率已突破70%。
组织商户共建共治,优化“无感巡查”
开店之后,店铺的日常经营如何监管?北外滩街道依托“一网统管”平台,开发“店铺综合巡查”专项应用场景,提升了数字化监管水平。
邱佳恺介绍,对开店过程中的店铺,工作人员每周跟进进度,确保开业前各项手续齐全。对已开业的店铺,工作人员定期到店,围绕证照公示、市容门责、垃圾分类、生态环保、安全生产等22项巡查事项,实行“进一次门、查多项事”,减少多头反复检查。巡查频次根据每家店铺违规风险等级分类设定,动态调整。
友邦金融中心负二层有一家川菜店,店长赵俊峰和“开店一件事”团队已经很熟悉,“他们日常会有人来巡查,一周一次,通常在饭点过后,发现问题会跟我们聊一聊。比如中午高峰期比较忙,垃圾分类可能不是很到位,他们会告诉我们怎么更好地分类,比如收台的时候直接把垃圾分好。”
![](https://image.thepaper.cn/image/339/523/161.jpg)
乍浦路美食街现状
“开店一件事”改革实施以来,北外滩街道累计完成沿街店铺综合巡查2万余家次,发现和整改问题1500余条。
与此同时,北外滩街道积极推动商户从“监管对象”向“治理主体”转型。2024年,街道将沿街店铺党员纳入“一网统管”平台动态管理,在店铺集中的重点街区组建商户自律联盟,商户共商共议环境提升、资源共享等议题。
乍浦路美食街(海宁路-昆山路段)常年是一条“堵心路”。这段不到150米的道路,人行道狭窄,餐饮店集中,每天就餐高峰时段,马路两侧停满电动自行车、共享单车和外卖取餐车辆,马路中央人车混行,安全隐患突出。
北外滩街道组织沿街商户反复协商,最终达成共识,通过“微改造”实行非机动车单边停放,设置隔离栏分流行人和车辆,并重新铺设沥青路面。“方案施行后,原来设想的是单边停车,现在两边几乎都没人停车了。马路干净整洁,整个街面环境提升,对大家的经营都是有好处的。”林英杰说。
“我们当初推进这项工作的时候,很多人讲这个地方停了不是一年两年了,多少年以来都是乱得一塌糊涂,车都停满的,今天你整治完了,明天肯定要返潮。然而四个多月过去了,乍浦路的通行秩序和道路环境依然良好。”林英杰感慨,商户从被动接受管理变为主动参与治理,形成了主人翁意识,治理效果显著提升。
他表示,2025年北外滩街道将继续深化“开店一件事”改革:升级开店导航式服务,将排水许可证等市级审批事项纳入辅导帮办范围;优化综合巡查监管,设置店铺“白名单”,降低巡查频次,实行“无感巡查”;拓展商户共建共治,组织商户共同破解街区治理难题、提升街区治理水平,打造更有温度的街区治理共同体。